位於西門路巷內的 赤崁璽樓 興建於日式昭和時期,
採ㄇ字型迴廊環繞建造,專售創意蔬食料理,
之前推薦給新竹南下遊玩茹素的學姊也深受好評,
夜晚造訪別有一番風情,老洋樓內的用心料理分享。
店景
據說此洋房為亞東皮革經營者為母親所建,樓高4樓的建築為當時台南第二高建物,
從空間格局到窗花都經過精心設計,陽台上的簍空字樣「亞」及「東」即為其代表,
赤崁璽樓 介於西門路與新美街之間的巷弄,美麗的外觀不斷吸引遊客駐足拍攝,
我可是餐畢都快9點了才好不容易拍到美美的完整建築。
營業時間
1樓小庭院
我的大小寶貝
孩子的爸說不笑比較瘦,有嗎?
結果兒子也跟著學,
話說差4歲的妹妹小泡芙跟哥哥小時候長得一模一樣,
爸爸還怕她熱把蕾絲襪脫掉,赤腳也太草根了吧…
媽咪這幾天已經被好多人問「弟弟多大了?」
哭哭,還是我去買些花花頭飾回來給她戴呀?
赤崁璽樓 保留原本的老屋格局,
房間就變為類似包廂的多人座位適合三五好友坐在裡頭邊吃邊聊,
2樓也有大圓桌,要來個10人家族聚餐也沒問題,
裡頭的家飾和擺設也都好有特色,
心情也跟著沈澱下來,享受老洋房內的靜謐時光。
赤崁璽樓 的菜單為套餐模式,文章分享的是 璽樓的餐桌 ,
其實每次來餐點的內容都不太一樣,會依照時令做變化,
每回造訪品嚐到都有不同的驚喜。
新鮮水果沙拉
主廚特製麵包
手工自製麵包分為五穀及亞麻子2種,
個人偏愛亞麻子多些,咀嚼時在口中慢慢散發的香氣讓人回味,
還能來些店家特調抹醬,多了花生香氣更正點!
義大利番茄湯
甜酸番茄加上九層塔的特有香氣,是道頗開胃的湯品,
裏頭白色一塊塊的小方丁入口才發現原來是起司,味道意外的搭,
倒是又學到了一手,之後在家下廚又多了點不同的料理方式。(為什麼不會融化?)
英式仙杜拉南瓜盅松露燉飯
其實曼達對於松露料理有些不太美好的回憶,平常在外頭很少主動點,
雖說是高檔食材,但若比例不對或是烹調手法不到位很容易吃沒多少就覺得膩口,
但 赤崁璽樓 的這道松露燉飯調味控制的恰到好處,
帶出其濃郁香氣同時又以炊煮到綿密的南瓜加以平衡,
有的人聽到「吃素」可能會皺起眉頭覺得單調無味,
但其實蔬食料理比人們所想到還要要更具豐富多樣性,
能大啖美食卻又相對少負擔,好吃&營養一次兼顧挺不賴!
璽樓手製墨西哥捲
烤過的墨西哥餅皮包裹著大量蔬菜及馬鈴薯泥,
是小朋友都愛的一道料理,我的那份被兒子掃光,哈!
越式芙蓉春捲
外層軟Q越南春捲皮包裹著香菇及紅蘿蔔等蔬菜,
上頭紅紅醬料鹹香微嗆,對我這吃辣幼幼班來說有些刺激。
璽樓特製日式燒烤串
刷上微甜醬汁的烤蔬菜,小怪獸眼尖的要了一整串。
三杯猴頭菇義大利麵
義大利麵用「三杯」的方式下去料理厲害了吧!
上桌時就能聞到迷人的麻油香氣,
義大利麵搭配猴頭菇及米血做拌炒想不到滋味出乎意料的搭,
感覺又學到了些新的料理想法,改天在家又能小試身手。
餐畢還有甜點及飲品,
這天我們用餐的時間較晚身邊又帶著兩個小蘿蔔頭,
聊到最後已經接近店家打烊時間,
但在 赤崁璽樓 的氛圍就是讓人很自在、很放鬆,
曼達看其它比較早用餐的食客在餐後也都悠閒談天、拍照,
老洋房似乎就是有股讓人放慢步調的獨特魅力,
享用完豐盛料理的感覺也很舒服,沒有太大負擔,分享給大家囉!
打。完。收。工
文章目錄